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明”,它除了給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外,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被不加節制地大規模使用,導致世界各地白色污染肆虐,成為了社會一大公害。
“限塑”升級為“禁塑”
自2008年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限塑令”。但“限塑令”好像 只對大型商超有明顯效果,用戶需要花錢購買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據統計近年來大型商場塑料袋的使用量約降低三分之二,但是免費塑料袋在農貿市場、商鋪、門市商店等場所依然是隨處可見,限制使用的作用不大。而在此期間,互聯網推動的線上消費,外賣、快遞等新業態迅猛發展,塑料包裝、塑料餐具等使用率急劇上升。
近年來,大部分地區都頒布過不同的限塑法規,但大部分都只側重在大型商超的塑料購物袋管理,缺少對電商領域和其他市場的具體監督機制。事實上實施“禁塑令”,并不是封殺所有塑料制品,而是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所以就需要加快替代產品的出現,來滿足市場需求。
替代產品的研發生產和供應
各國科學家都在努力研發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綠色、環保、可再生”。據了解,目前國內的生物降解材料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有:仿木復合材料、智能海水可降解材料、藍水生物技術、仿蜘蛛絲高強高韌全降解生物質/高分子復合材料。國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生物基呋喃分子制成的PET的替代品、“糖+二氧化碳”可生物降解塑料、新型牛奶蛋白薄膜等。
據悉,成都圖盈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研發的圖盈智能環保取袋機就免費為用戶提供可降解的購物袋。圖盈智能環保取袋機所發放的可降解購物袋采用了最新研發的可降解材料,“綠色、環保、可再生”,讓用戶可以用的放心,用的安全。此發放機擺放在農貿市場、便民菜市等人群用袋集中的公共場所,長期免費的為用戶提供可降解環保購物袋。只需要微信掃碼,就可以免費領取,而且每人每天可以免費領取3個環保袋,完全滿足日常用袋所需。
加強社會宣傳,恰當使用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雖然比不可降解塑料更加環保,但是,始終是屬于工業化產品的范疇,不恰當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的處理方式仍然可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國玉米庫存量較高,在生產淀粉為原料的生物降解材料時,盡可能利用玉米即可減少占用的耕地,還可以幫助國家解決儲備糧的周轉。而圖盈智能環保袋取袋機發放的可降解塑料袋正是用的這一生物降解材料。
圖盈智能環保袋取袋機擁有19寸大屏幕,有大部分的視頻內容都是用作公益宣傳,為群眾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禁塑政策。目前,圖盈智能環保袋取袋機已經投放在成都多個社區便民市場,備受群眾好評。用戶在掃碼領取環保袋的同時,也能了解使用不同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從而正確使用環保購物袋。
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攜手共進,環境才會更加美好。